在为期5年多的时间里,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中心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王兵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的评估工作组,在国家林业局有关领导、相关司局的支持下,各工程省份和相关技术支撑单位人员辛勤劳动下,分区域分时段的完成了四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系列报告,分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3)》、《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4)》、《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5)》和《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6)》。
在我国20世纪末开展的六大林业生态工程中,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中国生态建设中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和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是随着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认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因经济发展而导致的各种生态灾难出现频率不断增加,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的环境背景下,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之中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工作的推进,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状况变化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科学、全面地评价工程建设成效,为工程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推进工程建设健康发展。2013年为回应社会各界对退耕还林的热切关注,科学评估退耕还林生态效益,客观地反映退耕还林对我国生态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下,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中心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王兵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的评估工作组,启动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工作。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有利于推动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林业发展方式,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评价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考核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监管制度的建立。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3)
本报告首次选取河北省、辽宁省、湖北省、湖南省、云南省和甘肃省6个重点监测省份,采用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连清体系,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工作,通过对比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乔、灌、草及相互混交)、不同林种(生态林、经济林和灌木林)的生态效益,不同地区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目标,为下一步退耕还林营造林的选择和可持续管理提供依据。该报告第一次从国家层面,系统、科学地用“数字”反映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生态效益,是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绩效评价的重大突破。该报告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进入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的新阶段,对于不断提升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健全和完善工程建设绩效评估、经验推广、问题反馈的体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用“数字”说话向人民“报账”,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国政府网”、“人民网”、“中国林业网”和《中国绿色时报》等各大媒体、网络争相报道该报告的发布,以及相关的评估结果,有助于稳固现有成果、强化工程管理和促进工程范围的扩大。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4)
长期以来,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由于毁林开荒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了控制水土流失、减缓土地荒漠化、减轻风沙危害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区域特点设计合理的实施方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元年启动了本报告的评估工作,该报告对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流经的13个省份进行评估,在已有的基础上增强监测评估工作完善指标体系的选择,根据评估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当前人们广泛关注的大气环境问题,增加了森林防护功能指标,并单独评估了滞纳TSP和PM2.5指标,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连清体系。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区域的扩大,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专项监测站点的数量尤显不足,建议增加以生态效益监测为目的的监测站的数量,提供更精准的基础数据,更有科学性、针对性、应用性的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生态成效,用实践证明森林生态连清体系是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到底价值多少金山银山的最佳科学途径。2015年9月23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4)》的成果,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5)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沙化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17.93%,北方沙化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旱少雨,土地沙化严重,风沙灾害突出,生态区位重要,是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与长江、黄河流域中上游退耕还林有所不同,该地区退耕还林的主要目的为防风固沙,植被恢复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阻截风沙,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的裸露程度。同时,退耕还林工程滞纳悬浮颗粒物和吸收污染物效果显著,降低区域污染、净化大气环境,对居民的身体健康意义重大。随着监测站点的增多,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结果的精准性进一步提高,本报告将“北方沙化土地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区”区划结果和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连清体系结合,开展北方沙化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有针对性的量化前期退耕还林工程在北方沙化土地实施所取得的生态成效,进一步强化各级林业部门对新一期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与统筹谋划,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系统维护的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6)
在遵循生态恢复自然规律兼顾工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经过17年的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十几年以来,到底产生多大的生态效益?创造了多少生态价值?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哪些作用?本报告首次对我国前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所有涉及的25个工程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评估,通过运用系统、科学地评价体系向管理决策者和人民提交一份详实的“答卷”,提高了人们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认知程度,强化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和理念。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结果真实地反映了现阶段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和特点,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指导。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实施,除了在投入规模上扩大,更要结合精准扶贫在成效、不同生态条件和发展水平上,采取不同的节奏和力度,让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主体广大农民满意,搞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防止复耕复垦,让退耕还林成果更加巩固和持久。
截至2015年,全国退耕还林工程涵养水源总物质量为385.23亿立方米/年,其中四川省涵养水源物质量最大,重庆市、湖南省、云南省等位居其下。
全国退耕还林工程“水库”分布
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固碳总物质量4907.85万吨/年。其中,四川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贵州省固碳物质量大于300万吨/年。
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碳库”分布
全国退耕还林工程提供空气负离子总物质量为8389.38×1022个/年、吸收污染物总物质量为314.83万吨/年、滞尘总物质量为47616.42万吨/年(其中,滞纳TSP 38093.16万吨/年,滞纳PM10 3296.35万吨/年,滞纳PM2.51318.36万吨/年)。
全国退耕还林工程“氧吧库”分布
按照2016年现价评估,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价值量为1802.44亿元/年,其中,四川省和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量最高大于190亿元/年。
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各工程省“基因库”分布
全国退耕还林工程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13824.49亿元/年,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量最大为1701.65亿元/年,相当于2015年四川省生产总值的5.67%。
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各工程省生态效益总价值量空间分布
本报告全面评价了我国退耕还林工程所有区域的建设成效,有利于决策部门针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和管理,促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发展方式,为已有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和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进一步的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强农、惠农”的生态建设工程,因地制宜恢复林草植被,达到控制和减轻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优化国土利用结构、提高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退耕还林实施以来,不仅大加快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带来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地方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等利民惠民的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